邊際貢獻法是什么
2023-09-30 06:33:52
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轉(zhuǎn)載或整理
邊際貢獻也稱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,就是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后的差額。即僅計算變動成本,不計算固定成本,而以預期的邊際貢獻補償固定成本,從而獲得收益的定價方法。
變動成本定價法的原則是,產(chǎn)品單價要高于單位成本。
計算方法
P=cmx-a,當銷售量為x0,該種產(chǎn)品處于保本狀態(tài)時,P=0,即0=cmx0-a,則有以下計算保本銷售量的基本公式:
保本量(x0)=固定成本/單位貢獻邊際=a/cm
保本額(y0)=單價*保本量=固定成本/貢獻邊際率=a/cmR
或:
保本額(y0)=固定成本/(1-變動成本率)=a/(1–bR)
例:已知某企業(yè)2001年只生產(chǎn)A種產(chǎn)品,單價為10元/件,單位變動成本為6元/件,全年固定成本為30000元,當年生產(chǎn)量為12000件。
要求:按貢獻邊際法計算保本點。
解:單位貢獻邊際(cm)=10-6=4(元)
變動成本率(bR)=6/10=60%
貢獻邊際率(cmR)=4/10=40%
保本量(x0)=30000/4=7500(件)
保本額(y0)=30000/40%=75000(元)
可見,該企業(yè)本期必須銷售7500件,實現(xiàn)75000元的銷售收入才能實現(xiàn)保本。
以上為【邊際貢獻法是什么】的所有答案,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這方面的知識,歡迎大家前往高頓教育官方網(wǎng)站!